最近,家住河西區新城小區的聽眾郭女士向經濟廣播23602190民生熱線反映,小區進行舊樓綜合功能提升改造之后,新裝的信報箱上所標注的房號與她家的實際房號不符,影響了正常使用,舊樓提升改造部門積極整改落實。來聽記者邵坤的報道。 去年舊樓提升改造之后,家住在河西區新城小區90門的郭女士發現,她接收郵件出現了問題,這問題就出在了新裝的信報箱上。郭女士在民生熱線中說:
我應該是705,結果報箱發鑰匙時候我這個報箱來了個702,我說這不對啊,702是那家呀,人家寄東西不都得按實際地址、身份證上的實際人名投遞嗎?寫信也好、寄款也好,不得把房號和戶口本房本對得上嗎?
郭女士所說的房號705指的是她家房本上所對應的房號。由于新城小區建成較早,很多房屋的產權證上都是按照套內的臥室、客廳、廚房、衛生間等房間數目來標注的,如101-104、105-107等。而一些提升改造社區,改變按照房間數目排序的方式,實行一房一號,信報箱也相應地標注為單元號碼,比如101、102、103等。但是這次改造郭女士家的房號沒變,信報箱卻按照新的排序標注,影響了正常往來通信。新城小區位于河西區大沽南路、解放南路、南北大街和古海道四條道路圍合的區域內,小區約有3500多住戶,大部分住戶都遇到了這樣的問題。記者向河西區房管局舊樓改造指揮部轉達了住戶意見,信報箱的提供廠商項目負責人王月鑫隨后到小區進行了核實,并向民生熱線反饋了調查結果:
她那個小區戶數比較多,3500多戶,一樓一個樣,二樓又一個樣,都不一致,居委會也不好一家一家地統計,任務量太大了……咱跟居委會也溝通了,先解決她一個門棟的問題,我把郭女士家的老房號705-707,已經標注在信報箱上了,一般投錯不了了。然后居委會再逐個統計單元號,能統計詳細一點的,咱就盡量給她們更換。
無論是改變房號還是變更信報箱的標注方式,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調研,希望舊樓綜合提升改造部門能夠做好住戶意見的收集工作,在便利群眾生活的同時穩步推進實施。